機械的可靠性設計及維修性設計
(一)可靠性的定義及度量指標
1.可靠性的定義
所謂可靠性,是指系統或產品在規定的條件和規定的時間內,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。
2.可靠性度量指標
(1)可靠度。
(2)故障率(或失效率)。
(3)平均壽命(或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)。
(4)維修度。
(5)有效度。
(二)維修性設計
1.維修及維修性
所謂維修是指使產品保持在正常使用和運行狀態,以及為排除故障或缺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,包括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維護保養、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以及故障檢修、調整和最后的驗收試驗等直至恢復正常運行等一系列工作。簡言之,為保持或恢復產品規定功能采取的技術措施叫做維修。
維修性是指對故障產品修復的難易程度,即在規定條件和規定時間內,完成某種產品維修任務的難易程度。
2.產品結構的維修性設計
維修性設計是指產品設計時,設計師應從維修的觀點出發,保證當產品一旦出故障,能容易地發現故障,易拆、易檢修、易安裝,即可維修度要高。維修度是產品的固有性質,它屬于產品固有可靠性的指標之一。維修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維修工時、維修費用,影響產品的利用率。維修性設計中應考慮的主要問題大致包括:
(1)可達性。
(2)零組部件的標準化與互換性。
(3)維修人員的安全。
3.可靠性設計與維修性設計的關系
可靠性設計和維修性設計是從不同的角度來保證產品的可靠性。前者著重從保證產品的工作性能出發,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,是解決本質安全問題,在方案設計和結構設計階段就設法消除危險與有害因素;后者則是從維修的角度考慮,一旦產品發生故障,其本身就能自動及時發現故障,并且顯示故障或發出警報信號,并能自動排除故障或中止故障的擴展。
?